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和总体要求
- 小编
- 2023-09-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教育部关于《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教育领域互联网+发展趋势和要求;高校教学、科研、运营、管理和发展的实际要求。
项目目的:
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从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出发,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教学与管理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推进智慧校园建设;
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提高我校运营与管理效率、效果与效益,提高我校影响力、从而实现教书育人、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让智慧校园成为智慧城市有机的组成部分。
项目目标:
整合、打造一个集约化的信息和通信管线系统;
整合、构建新一代高可用网络系统,包括两个层面:全面覆盖的感知层和泛在的传输网络层;
基于GIS与建模技术,以一张校园地图为基础,以Web2.0的形式,建设一个虚拟校园系统;
从感知、互联、智能化出发,整合、建设我校综合后勤管理系统。
项目范围和主要建设内容:
智慧校园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因此是一个长期过程。根据
实际情况,建议按如下方式逐步推进,为实现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咨询项目;
集约化信息和通信管线系统项目;
智慧校园新一代网络系统;
虚拟校园项目;
智慧后勤管理系统项目。
信息化规划基本逻辑:
导向逻辑-需求导向原则:是规划的“牵引力”,回答方向和立场问题;既适用于“宏观”的信息化规划,也适用于“中观”的系统规划和设计;
基础方法论-信息系统规划:有了导向原则和明确目标,就可以采用ITSP方法论对“混沌”状态的信息化建设开始进行系统化“自顶向下”的分解和规划;
支持逻辑-借鉴与“利旧”:规划过程中,在确定子系统建设范围和工作基础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借鉴,主要是借鉴行业最佳实践、相关的专业规律、信息化经验和成果;
约束逻辑-约束条件:校园信息化除了需求有自身的特点外,项目管理也与普通的政府或企业信息化项目不同。学校类型、教育模式、管理要求与相关规则等都成为信息化需要遵守的约束条件。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体系架构:
智慧应用体系和集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部分,是可以直接提升校园管理服务能力、生活环境的重要构成,分析、整合校园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教学/科研活动、运营、服务、环保、校园安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使校园运行更加智慧顺畅,该体系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服务,包括一个支撑平台和诺干应用体系:
面向校园管理应用体系:以网络为依托,以校园需求为中心,以“管理就是服务”为出发点,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校园管理、服务工作移植到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帮助学校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事务,协调各种关系,包括网上协同办公、平安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和科技校园等;
综合信息服务应用体系:按照一体化服务思路,整合各项应用,统一制定面向师生、面向管理人员以及面向领导的综合信息服务;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云服务的方式推动桌面云、IaaS、PaaS、SaaS向教学研延伸,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容,包括桌面云、基础设施云、专业工具平台云等等;
精细智能的校园管理信息化体系:主要包括IBMS与IOC两大系统,以构建高效、有序的校园管理模式为目标,依托物联网及最新电子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布局立体感知、智能处理的感知网络,附载以RFID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新型感知终端,全面、实时、准确获取校园运行的相关信息,在安全、交通、环保、应急指挥、能源管理等方面实现运营管理从“平面”向“立体”的转变,提高校园运营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集约共享信息资源利用体系: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从学校级到区域级的提升。通过加强数据的统一管理,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运营的高效协同,实现了由数据转化为价值。
智慧应用云支撑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把多个成本相对较低的计算实体整合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存储能力的完美系统,并借助SaaS、PaaS、IaaS等模式把这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分配到终端用户。
一代网络系统:
网络建设覆盖教学大楼、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公寓与所有相关设施 或场地等,原则上桌面网络千兆级、到楼网络万兆级,多网合路无线信号覆盖,并实现高可用校园网络架构设计;
包括两个层面:全面覆盖的感知层和泛在的传输网络层,奠定泛在感知的网络基础。
弱电系统功能层:
通过弱电系统功能层,充分实现智慧校园感知功能。
基础设施层是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承载体。
智慧校园安全体系定义:需准确建立在业务流程整合、业务数据规范交互基础之上,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角度提出安全体系的设计思路和安全防护策略,以“整体合规、资源可控、数据可信、持续发展”的生存管理与安全运维模式,详细分析智慧校园安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界定智慧校园网络区域边界范围、安全保障技术路线、安全防护策略等,以此为校园服务机构、管理机构及社会公众等提供安全有效、规范合规的信息服务;
智慧校园安全体系范围:包括安全的信息感知、可靠的数据传送和安全的信息操控三方面,具体涉及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管理、访问控制、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六个层面,并且在每个层面上,都包含安全管理和安全策略的内容。
智慧校园信息化组织建设:要求确定和规范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系的管理方式和与之相配套的人员岗位职责安排、机构设置,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全部活动进行统一决策与规划,形成集中统一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机制;
智慧校园信息化制度与规范建设:分别从管理与操作方面建立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各个参与要素(人、流程、工具)的行为准则与工作程序,从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流程执行和岗位职责三个层次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确定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费用的组成与计算方式,规范校园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费用的来源保障,实现校园信息化建设与运维的量化管理。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子域:
通过构建新一代网络系统,为校园内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安全、高速、便捷的网络环境,实现校园内的部件、人员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奠定了泛在感知的网络基础。新一代的信息基础层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全面覆盖的感知层和泛在的传输网络层,并实现高可用校园网络架构设计:
全面覆盖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采用的感知方式也不尽相同。通过信号、ID和位置感知网络的全面建设,实现对校园主要的公共场所、水源、学生公寓、教师住宅、工作场地和移动车辆等实现感知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得校园各元素的各类信息均可接入到传输网络层;
泛在的传输网络层:建设以泛在接入、高速传输、安全融合为目的,高标准、高起点、集约化规划和建设面向未来的FTTx网络,大规模部署高速无线宽带覆盖,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融合,构建大宽带、全业务融合的有线、无线高速的全覆盖网络,实现多种方式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功能区域包括数据中心/灾备中心/核心区域、教学网络/办公网络/安防网络、访客区域/WAN接入区等。
基于WEB端的3D地图制作:
3D建模建筑物,包含学校所有建筑物,在建或规划项目的3D模型;
校内道路、植被环境制作,人文特色景观还原制作。360度全景虚拟校园校园系统
WEBGIS地图引擎系统:WebGIS系统提供地图放大缩小,路线导航,建筑物定位,建筑物高亮等系统功能。
室内楼面地图导航系统:通过对室内楼层平面地图建模制作,采集室内全景结合到楼层地图,可以方便的作为办公室地点指引。
校园数字化网上办事预约应用整合系统:校园数字管理系统扩展,通过对室内地图定位搜索,可以方便的弹出办公链接,电话联系方式,实现包括选课,预约,网上办事等功能。
360度实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对室内室外360度全景的采集制作,可以方便的查找到校内各类固定资产的具体位置,同时可以点击热点,弹出相应的固定资产信息,方便记录,维护更换服务。
基于WEB地图及实景的实时在线摄像监控系统:通过对校园地图的监控布局,可以将摄像监控装置连接至虚拟地图内,直观准确及时。
系统权限设置:提供不同等级访问权限设置,既可以作为学生家长,兄弟单位的虚拟校园导览应用。又可以为学校后勤,保安,固定资产作为实用程序进行扩展,一次开发,多种功能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