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建设
- 小编
- 2023-08-3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校园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校园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信息交流等各方面整合在一起的现代化校园。那么,中小学为什么要建设数字校园呢?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有关2018年教育现代化和网络安全要点的通告明确提出,激励达标学校开展“无线校园”建设,配备师生教学终端;灵活运用区域院校的热情和观念,引导各个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和智能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今年,教育部还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完成“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数字校园建设覆盖所有院校。
“数字校园”要以校园网络为主线,集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娱乐为数据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之一,是一项长期、严峻、繁杂的建设任务,务必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数字校园建设的关键内容和结构体系。
数字校园系统架构还应包括两类:一是信息安全系统,包含系统优化、信息安全、安全工作、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优化可靠运行的条件,二是标准体系,包含管理模式、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优化可靠运行的条件。
数字校园建设的设计要求
最先,创建一个优良的网络环境。硬件方面。配备合乎各种智能终端硬件条件,保证网络数据资源有充足的运送带宽,建立WEB服务、电子邮箱、文件传送、超文本浏览、视频点播、BBS等基础网络功能服务器,也做好安全保护系统,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进攻软件。校园软件系统可根据需要逐步完善。如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通讯信息服务系统、视频点播、电子图书馆管理系统、电子考试系统、后勤管理系统等服务
二是创建和丰富教育资源库房。数据建设是数字校园的关键因素,要重视内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以学校数据库为主体,将教学光盘、磁带、图片等教育资源的数据解决方案引进校园风格,搜集整理教师课件等建设数据信息,不断完善数据仓库。
外界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科研外界资源。如教育信息中心给予的数据库、教育互联网络等,通过购买或镜像下载丰富校园网络资源。还能够组织动员全校教师将工作、学习、生活中收集的各种课堂教学资源上传至数据库,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校内外资源分享,更好地管理教育教学。
三是健全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管理评价体系。老师信息化素质低是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因而,教字化校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是人的因素。仅有创建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专业能力高、技术强的优秀教师和管理团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能和素养,才能成功创建数字校园。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评价体系,为校园网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提供长期可持续的确保